云南省临沧市招商项目书
项目名称 |
耿马县木材精深加工建设项目 |
项目所属行业 |
制造业 |
项目主办单位 |
耿马县招商合作局 |
项目建设地点 |
耿马(孟定)边境贸易加工园区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项目简述 |
引进和改革先进工艺、技术、设备,促进林产品换代和升级,提高耿马县林产品市场竞争力。 |
项目实施依据 |
(1)《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
(2)《耿马县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3)《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十二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 |
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
有力地带动本地林产业的迅速发展,积极调整林产业结构,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 |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 |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3837平方公里,总人口28.6万人.盛产粮食、甘蔗、橡胶、茶叶、南药和多种热带水果,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云南第一产糖大县和第二大天然橡胶产区。孟定镇是耿马县的一个副县级镇,境内清水河口岸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连接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和通向印度洋的重要商贸节点,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已被列为云南省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56.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22元。 |
项目建设内容 |
建设内容:年加工量木材可达7万立方米,但由于采伐指标的限制,可建设年加工量1.5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基地。
建设期限:2年
建设占地面积:200亩 |
项目建设施工条件 |
项目建设地点实现三通,交通便利,周边无厂矿,目前,已有日榨1万吨甘蔗生产线建设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入驻,水资源丰富,环境状况良好。 |
项目主要原料、辅助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
以耿马本地原料和引进缅甸原料加工,孟定镇现有林业用地面积85426.4公顷,占总面积的79.85%,森林覆盖率为72.87%。孟定镇商品林面积为64324.7公顷,每年的采伐面积15000亩,低效林资源为30000亩。
2011年末,全县肉牛存栏数7.52万头,其中,黄牛4.76万头,水牛2.77万头。全县常住人口28.6万人,农业人口24万人,每年有8万左右劳动力供给,同时可以雇用缅甸劳动力,一般劳动力的平均价格1000元/天。 |
交通运输情况 |
工业园区交通便利,振清二级公路穿越境内,高速公路力争在2013年启动建设,铁路和机场建设规划已列入规划。 |
工艺技术方案简述 |
(1)热压技术:本园区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替代传统的自动控制技术。(2)热磨技术:纤维质量是影响中纤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3)制胶技术:本园区拟采用的是通过使用改性脲醛树脂胶,热压成型后使中纤板产品符合质量要求。(4)以热油作为热载体,不仅降低热耗,在提高人造板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减少污染。(5)变频电机调速均可有效地节约能耗。 |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
已完成项目建议书 |
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
可享受云南省、临沧市制定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耿马县现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初步评估 |
项目区离县城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较远,目前,无重工业、对空气、水质无污染,达到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指标范围之内,即可组织实施。 |
投资估算及投资金筹措 |
投资估算:20000万元
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14000万元,流动资金6000万元。
筹措方式:企业自筹 |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及分析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档家具、木制品需求越来越大,木材加工适合未来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园区内各林业企业年均销售总收入为1500万元,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312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4.5%,投资回收期为6年,投资利润率为52.54%,超过行业基准水平,到2015年预期效益可达7.5个亿。 |
合作方式 |
合作、独资 |
联系方式 |
联系单位:耿马县招商合作局
联系人:郭正文
联系电话:18088357077
传真:0883-6129261
电子邮箱:gmxzhsj@163.com |
云南省临沧市招商项目书
项目名称 |
沧源县年产20万吨竹纤维加工建设项目 |
项目所属行业 |
制造业 |
项目主办单位 |
沧源县人民政府 |
项目建设地点 |
临沧市沧源县勐省镇工业园区。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项目简述 |
项目拟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竹子资源,引进一家设计规模为年产20万吨的竹纤维加工厂 |
项目实施依据 |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发重要桥头堡意见(国发[2011]11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以及国家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相关政策。 |
项目在本地的作用与地位 |
该项目的实施,是实施地方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于适应纺织工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简述 |
沧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总人口1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3.4%,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1%,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以上,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汉、拉祜、彝等20多种民族杂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县。
2012年,实现GDP2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调整为27:4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2亿元,边贸进出口总额5.8亿元。近年来,沧源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全县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
项目内容 |
建设规模:拟建设一座年产20万吨竹纤维加工厂:第一期年产竹纤维10万吨,远期建设目标达20万吨;购买能满足生产规模需要的相关设备,并建设相应的附属设施。建设期限:5年。建设占地面积:按投资强度供地。 |
项目建设地施工条件 |
已具备施工建设条件。 |
项目主要原料、辅料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
竹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竹子。沧源县境内竹种达18属53种,是全国竹种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是巨龙竹原产地和分布中心,被誉为“中国巨龙竹之乡”和“中国特色竹乡”。经过多年的科学培育、示范引导、重点村建设,竹产业已成为沧源佤山贫困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林业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目前全县竹子种植保存面积达93万亩,“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150万亩,加上邻近缅甸佤邦总面积达近200万亩,竹子社会产量(理论产量,以境内为主)按可砍伐面积的50%计可达到600万吨以上。本项目所用的燃料为燃煤,年耗煤量1万吨左右,拟选用莲花塘煤矿的原煤,莲花塘煤矿货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供应有保障。随着国内产业格局的调整,传统纺织业发达地区已失去了劳动优势,而中部省区的发展,更加加剧了东部地区的用工荒,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廉价劳动力转移已成为趋势。沧源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劳动力成本低廉,而更重要的是,除了自身巨大的市场潜力之外、南亚、东南亚、更多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亦可利用。 |
交通运输情况 |
便利,运输成本低。 |
工艺技术方案简述 |
本项目是以竹子为资源,生产竹纤维,设计规模年产20万吨竹纤维。生产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把环保、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放在首位,采取国内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根据目前造纸行业技术发展状况,我们推荐使用蒸气爆破法工艺,实际生产建设以企业选定方案为准。 |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
《沧源县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已顺利完成,《沧源佤族自治县竹纤维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已修订完毕。具体准备工作以企业的项目规划为主。 |
项目可享受优惠政策 |
可享受国家、省、市、县出台的相应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的初步评估 |
本项目采用爆破法生产,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很少,主要在蒸汽爆破抽丝过程中产生纤维碎屑和有机质,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排出,只有少量设备冷却水和冲洗水,无污染物,可直接排入地沟。锅炉烟气采用干式多管旋风除尘器除尘后,通过烟囱排向大气。除尘率可达95.8%。烟尘排放浓度约为198mg/Nm3,选用35M高,口径Φ800的钢烟囱高空排放,达到(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错 |
投资估算:25亿元人民币
资金结构:投资方全额出资。
资金筹措方式:投资方自筹。 |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及分析 |
随着棉田面积的萎缩,以及竹纤维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攀升,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本项目年产20万吨竹子纤维,每年平均销售收入为480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3000万元,年均增值税1564万元,所得税前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24.9%;财务净现值按ic=13%算;投资回收期:3年;所得税后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19.6%;财务净现值按ic=13% |
合作方式 |
独资。 |
联系方式 |
联系单位:沧源县招商合作局
联系人: 秦建春(局长)
联系电话(传真):0883——7127942
电子邮件:lccyzsj@126.com. |
云南省临沧市招商项目书
项目名称 |
永德县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 |
项目所属
行业 |
制造业 |
项目主办
单位 |
临沧市永德县招商合作局 |
项目建设
地点 |
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工业园区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项目简述 |
永德县目前有1家小型水泥厂,总产能30万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机立窑小水泥厂都将淘汰关闭。永德正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对于水泥等建材物资需求量很大。关小上大、技改扩能是当前水泥行业的必然选择。我县目前没有建立在水泥销售市场附近的水泥粉磨站,拟在永德县工业园区建设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 |
项目实施
依据 |
《永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
有利于促进地方财税增长,可提供就业机会。 |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简述 |
永康镇位于永德县境北部,地处东经99°23′、北纬24°07′之间,距省政府所在地昆明市746公里、市府所在地临翔区186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德党镇22公里。永康镇是永德县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蔗糖原料生产基地、以芒果为主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永德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畜牧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临沧市八大经济开发片区、云南省39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118个发展和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属永德县经济发育程度相对较好的乡镇。 |
项目建设
内容 |
采用最新先进水泥生产工艺和技术,新建一条年产100万吨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水泥粉磨站工程。年产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70万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0万吨。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熟料入厂至水泥出厂的各工艺生产系统,配套建设相应的生产辅助设施,项目建设期1.5年,占地50亩。 |
项目建设地施工条件 |
项目区优势突出,水、电、路十分方便。 |
项目主要原料、辅料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
永德周边有保山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和镇康水泥有限公司(2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两个水泥厂。本项目所需旋窑熟料、粉煤灰、石膏、煤矸石、矿渣粉等原材料有稳定可靠的供应基地,质量稳定,货源充足,劳动力可满足供应。
|
交通运输
情况 |
本项目厂区位于永德县永康镇北侧,对外交通便利。
|
工艺技术
方案简述 |
辊压机+Φ3.2×13m球磨机。 |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
已做前期规划及资源调查、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
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市、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的初步评估 |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污染是粉尘、废水及噪声,但可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总投资1.4亿元。
|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及分析 |
该项目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与环境条件,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的产品销售市场广阔,是投入产出比较高,社会与经济效益较好的投资项目,有较好的盈利及抗风险能力。
|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增加当地的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合作方式 |
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均可 |
联系方式 |
联系单位: 永德县招商合作局
联 系 人:段春柳
联系电话:0883-5211261
传 真:0883-5211261
电子邮箱:ydxzshzj@126.com |
云南省临沧招商项目书
项目名称 |
双江县森林湖国际营地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 |
项目所属行业 |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项目主办单位 |
双江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
项目建设地点 |
双江自治县大浪坝林场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项目简述 |
大浪坝森林湖国际营地旅游度假区属云南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忙糯乡马鞍山沼泽地,距县城36公里,10.5万亩人工华山松及原始森林与5个水库环抱为一体,形成融山、水、林为一体的独特资源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气候宜人、四季常青,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憩疗养的理想胜地。现已初步形成双江县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度假景区,是双江乃至临沧市部分居民旅游度假的重要选择。景区内有大浪坝水库、黄河水库、大棚子水库、湾河水库、清平水库,5湖环抱一山在云南乃至全国极为少见,大浪坝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如苍蟒似蛟龙,披光顶绿,雄奇美丽;茫茫苍苍的原始林海,色彩万千,花果飘香,百鸟鸣啭,竹林萧瑟,空气清新,令人神往。攀高峰,过溪流,趟湖泊,静垂钓,寻奇探险,可领略杜鹃花海的妍艳、竹林的神韵、华山松的涛声,欣赏湖边垂柳的身姿,处处奇景。结合大浪坝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分布情况,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等级,将该项目建设划分为游客接待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旅游区、五湖观光游览区、观景台、生态旅游走廊等六个景观功能区。
|
项目实施依据 |
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世界旅游组织、云南省人民政府;《临沧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临沧市旅游局;《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双江县旅游局,《中共双江自治县委 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
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简述
|
双江自治县境内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至1200mm,气候温和。县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69米,县城海拔1050米。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2.1%。县城地处214国道沿线,距临沧机场60公里,距国家级口岸孟定口岸160多公里,是通往缅甸等国家的重要通道。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88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4元。 |
项目建设内容 |
建设规模:将该项目建设划分为游客接待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旅游区、五湖观光游览区、观景台、生态旅游走廊等六个景观功能区。
建设期限:5年。
占地面积:按规划利用为准。 |
项目建设地施工条件 |
具备良好施工条件。 |
项目主要原料、辅助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
原材料: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辅料:所需辅料均可保证供应。
劳动力:劳动力充足,一般价格在80元/人/天。 |
交通运输情况 |
县城地处214国道沿线,距临沧机场60公里,距国家级口岸孟定口岸160多公里,是通往缅甸等国家的重要通道。 |
工艺技术方案简述 |
无 |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
已完成可研,现正在开展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
|
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
与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一致。 |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的初步评估 |
开发的同时要做好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过旅游区的保护规划和保护建设,将大浪坝森林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示范旅游区。
|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投资估算:6500万元
资金结构: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间利息+流动资金
资金筹措:对外招商 |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及分析 |
该项目为旅游项目,只要合理规划,经营得当,市场前景较好。 |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达到正常经营水平时,经营期内年平均收入1822万元,扣除成本和各种税费,平均利润总额达700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达40%,投资回收期15年。 |
合作方式 |
独资 |
联系方式 |
联系单位:临沧市双江自治县招商局
联 系 人:罗华庚
联系电话:0883-7624496
传 真:0883---7624496
电子邮箱:lcsjzsj@126.com |
云南省临沧市招商项目书
项目名称 |
双江县勐库世界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区建设项目 |
项目所属行业 |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项目主办单位
|
双江自治县林业局 |
项目建设地点
|
勐库世界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区 |
建设性质 |
新建 |
项目简述 |
1997年8月,当地农民在勐库大雪山中上部一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立即引起了双江县及临沧地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些古茶树是该县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为此,几年来,当地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古茶树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宣传报道,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所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创世界古茶树新记录。勐库野生古茶树是一个野生茶树物种,在进化上比普洱种(Camelliasinensis)(包括若干栽培品种如勐库大叶茶等)原始。勐库大叶茶产地就在勐库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和公弄两村,具有叶芽肥硕、茸毛特显、持嫩性强、适制性广、产量高等特性。该品种在省内转播较早,1912—1941年间,腾冲一带曾多次引进勐库茶种,并种植成园。20世纪50年代以来,勐库大叶茶又被省内外大量引种,不仅在云南普遍种植,而且在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等省区也有大面积引种。1985年,勐库大叶茶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品种。作为云南大叶种茶树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的勐库大叶茶与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同出一山,这对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勐库野生古茶树是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宝库,由于所处海拔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寒性较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双江勐库高海拔超大面积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云南南部、西南部(即澜沧江下流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
项目实施依据 |
根据《中共双江自治县委 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
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
该项目以茶祖祭拜、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科考旅游、水域风光、冰岛栽培型古茶园观光、探寻民族茶文化于一体,是游人探秘古茶文化与古老民族文化的理想场所,是加强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的有效途径。 |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简述
|
双江自治县境内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属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至1200mm,气候温和。县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69米,县城海拔1050米。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2.1%。县城地处214国道沿线,距临沧机场60公里,距国家级口岸孟定口岸160多公里,是通往缅甸等国家的重要通道。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88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4元。 |
项目建设内容 |
建设规模:建设管理所、油路30km,防火瞭望塔等设施
建设期限:5年
占地面积:按规划利用为准
|
项目建设地施工条件
|
具备一般施工条件。 |
项目主要原料、辅助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
原材料:资源较为丰富
辅料:所需辅料均可保证供应
劳动力:劳动力充足,一般价格在80元/人/天 |
交通运输情况
|
县城地处214国道沿线,距临沧机场60公里,距国家级口岸孟定口岸160多公里,是通往缅甸等国家的重要通道。 |
工艺技术方案简述 |
无 |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
已完成可研,现正在开展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
|
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
与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一致。 |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的初步评估 |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其主要标志:①板状根较发达(樟科、壳斗科);⑦木质藤冠群落十分显著(如南五味子属);③附生植物丰富(兰科、杜鹃茶和蕨类等),群落结构:主要建群树种为木兰科、樟科。壳斗科的种类并构成了一级乔木层;二级乔木层以勐库野生古茶树为优势、此外有五加科、茜草科、桑科等;林下大面积箭竹全部枯死,草木层主要有荨麻科等,在调查地块内,古茶树整个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云南省内保存如此完好原始植被实属少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遭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
|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投资估算:20000万元
资金结构: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间利息+流动资金
资金筹措:对外招商
|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及分析
|
野生大茶树是经过数百年(姑且不说数千年)长成的,它对周围的环境因子有着紧密的依赖性和保守性,对光照强度、光质、温度、温差、温度等的变化,都会产生很强的反应。 |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对勐库大茶树采取封闭式保护,把野生茶树群落申请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做法,不失为上策。当然,在进一步鉴评其价值和利用途径后,有控制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少数民族胞谋利益是可取的。野生古茶树是云南省林业厅公布的珍贵树种之一,要采取全封闭式加以保护,加大管理投入,在有效保护群落的前提下,做到有计划、有控制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严禁乱砍乱伐滥采,如需扩繁,应采用异地短穗插法繁殖。 |
合作方式 |
独资 |
联系方式 |
联系单位:临沧市双江自治县招商局
联 系 人:罗华庚
联系电话:0883-7624496
传 真:0883---7624496
电子邮箱:lcsjzsj@126.com |